NEWS
天樹學堂

生理 心理的協調 與中藥的調理

現今,在快節奏的工商社會,面對課業、工作、業績等各方面效益的要求,自然產生情緒的波動。

一般將高興、快樂、喜悅等情緒稱積極情緒;憤怒、害怕、憂鬱則稱消極情緒。當情緒波動時,在積極的面相會分泌多巴胺及血清素、養生快樂、幸福感。

若處在消極的狀態,會引起免疫力下降,胃腸的消化、蠕動功能弱化,憂鬱、沉悶不舒展。長久如此,不僅是負面情緒,生理也易出現障礙。

 

心態正向 身心協調

人的情緒表現。若生活中缺乏抒發調節,是會造成情緒左右自身的生活,不但對健康無益,更會造成日常作息混亂。
生理會影響心理,心理也會投射在生理。

也就是良好的心理狀態會促進生理運作順暢。

 

所謂「心不爽,則氣不順、以致病易生」

生活有許多事,都不是自己能操控,但可調整自身情緒,以正向的心態面對生活、不僅可提高環境的適應力,並保持精神。

情緒對生理、心理的影響

若人長期處在負面的批評,會導致腦下腺前葉釋放「腎上腺皮質激素」,而影響了邏輯推理、言行舉止及溝通力,也可能造成反覆的心理糾結、腦細胞的損傷。

也就是面對人、事、物的互動,一旦陷入「負向思考迴圈」都易形成焦躁、易怒的情緒波動。

因此正向的情緒,對生理、心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
 

情緒引起的消化干擾

食物經咀嚼、吞嚥後,進入胃、腸的消化系統,由消化的作用,才能分解成人體所需的營養單位。

長時間的情緒緊張,就易有腹脹、食慾下降,消化不良等困擾,尤其是經胃腸檢查後,並無器質病變,那大多與情緒有關。

認識自身特質

人是情感、精神、體能、智力、興趣的綜合體,也表現在性格、言行、人際互動、才藝多面相,藉由性向的分析,了解自身的特質,其目的在生涯規劃能展現自我的才華;同時也認知自己的情緒表現。如此,在逆境、挫折時,能清楚如何調整心態及做事的方法。

相信「認識自己」是身心健全的基礎。

 

心情不壓抑 順暢好滿意

由國際神經外科期刊的研究指出:憂鬱症患者失智的風險,是一般人3倍。

所以生活有規劃、適時情緒抒發,是健康的原則。

 

中藥的情緒調理

當人處在情緒波動的環境,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。自主神經的主要功能是心、肝、腸、胃、膀胱等各器官的穩定運作。

干擾自主神經系統的穩定,甚至會引發內分泌失調。
中藥的情緒調理

  1. 酸棗仁、遠志:寧心、安神。
  2. 川芎、三七:活血、行氣。
  3. 黃耆、枸杞:提昇機體活力。


延伸閱讀:青春期心理特質與情緒困擾

 

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失眠、躁鬱的相關知識,

歡迎加入專業的健康知識 LINE 帳號,

我們將有許多專業的知識可以提供給您,

請點此加入 LINE 官方群組!